分享
要多有钱我们才会感到满足?——满足的多世界理论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要多有钱我们才会感到满足?——满足的多世界理论
🔗 原文链接:
https://youzhiyouxing.cn/materials/...
⏰ 剪存时间:2023-01-18 16:32:46 (UTC+8)
✂️ 本文档由 飞书剪存 一键生成
在所有因为杠杆爆仓的故事里,往往有着一个高度相似的情节:开始的时候,他们只是想着,赚到多少多少就够了。比如赚到十万就立刻离场,再也不碰杠杆了。但赚到十万之后,他们往往又上了更高的杠杆,想着赚到一百万就够了,一千万就够了……直到爆仓,悔不当初。
为什么我们好像永远无法满足?今天给你推荐的这篇文章,给出了非常珍贵的洞察。那就是当我们达成原有目标之后,我们会变成了「新版本」的自己。这个「新版本」的自己,对于个人能力的认知,对周边环境的理解,对理想未来的构想,都和「旧版本」有着非常大的不同。那该怎么办呢?就任由自己的欲望不断膨胀吗?关于这个问题,这篇文章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之前也为你推荐过作者的《
一篇文章说清楚我们和金钱的关系
》,这两篇文章虽然篇幅较长,但特别适合一同阅读。
祝开卷有知。
图文来源:
The Many Worlds of Enough
作者:Lawrence Yeo
2009 年,我听到了一个故事,改变了我的金钱观。
这个故事的主角是阿道夫·默克尔(Adolf Merckle),一个德国亿万富翁。他是世上最富有的 100 个人之一,资产约 92 亿美元,雇佣了 10 多万人。
尽管他过去很成功,但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时,默克尔下了一连串灾难性的赌注,损失了 5 亿多美元。由于商业帝国前途未卜,他决定不再浪费精力扭转颓势。
在某个寒冷的周一夜晚,他给家人写了最后一封信,用最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生命:站在一辆疾驰而来的火车前。
听到这样一个故事,你的下意识反应肯定是困惑地摇头。
「虽然他是没了很多钱,但还是无可比拟地有钱。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?」
「他还有健康,还有家人,他本可以好好活下去。为什么他看不到这些?」
「难道有几十亿美元还不
满足
吗?」
满足,常常被视作一切欲望的解药——只要知足,你就不会受到贪婪、渴望或任何类似情绪的拉扯。
很大程度上,这是对的。定义了「满足」,就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衡量欲望的明确标准,以及是否该有这些欲望。这是在用最好的方法告诉未来的自己:「不要忘了你从哪里来。」
问题是,未来的自己,是你当下欲望的投射。当你定义了什么是满足,你实际是在说:「以我现在想要的为标准,将来只需得到这么多就满足了。」但是,你今天想要的东西,等到达成目标时还保持一样,这可能吗?
很多时候,我们会把满足自己的过程,看作是「我的当下」和「想要的未来」之间的一段旅程。
满足的作用是提醒你,一旦达成目标,就应该对当下的状态感到满意。你不需要再升级自己的生活方式,或者渴望任何实质性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