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#22 如何应对 FOMO:反过来想、奇迹提问、以终为始、格局打开 | 富于理性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#22 如何应对 FOMO:反过来想、奇迹提问、以终为始、格局打开 | 富于理性
🔗 原文链接:
https://havefun.zhubai.love/posts/2...
⏰ 剪存时间:2023-01-18 16:34:42 (UTC+8)
✂️ 本文档由 飞书剪存 一键生成
反过来想,总是反过来想。——查理·芒格
FOMO 是 Fear of Missing out 的简称,可以译作「错失恐惧」。
变化剧烈的时代, FOMO 是普遍心态。
现在多个主要市场处于熊市,适合「广积粮,缓称王」,读书学习。但牛市终会重新来临,不妨先为 FOMO 心态做些准备~
FOMO 是有功能的,它能提醒你,可能有值得关注的信号。
但更多情况下,它会助长非理性行为:
•
出于「没时间了」的紧迫感,做出超过自己风险承受范围的事情;
•
放松警惕,成为某些骗局的猎物;
•
焦虑空转,影响到原本的工作与生活。
这篇文章初稿写于去年 11 月,正是市场火热时。彼时,通过审视自己的焦虑与 FOMO,我达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状态。有四个问题帮助我理清思路:
一、反过来想
当前处在什么境地,会没有 FOMO 呢?
第一类,随着新世界一同崛起的成功者,不必多说;
第二类,本来已经有「志业」、热爱的工作或满意的生活,并且不觉得生计会被变化威胁的人。
如贝索斯的名言所揭示的,人类社会总有一些不变的需求,只是我们考虑较少。比如我认识几位技术大牛,他们在计算机领域做基础研究,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,职业与生活幸福感都很高。他们对Web 3.0 、metaverse 等新潮的概念都不怎么感冒,也不恐惧。这里的底气在于,只要人们还需要更先进的计算机,他们就可以继续专注地做这个赛道。
又比如《张医生与王医生》中,王医生说,当医生不害怕没饭吃,收不了钱还能收大米。
事实上,恐怕我们也不希望我挚爱的创作者们、顶尖的医生们耗费大量时间在追逐风口上。
第三类,真正修通的人。
对应的,有三种解决的路径:
1.
去积极行动,尝试在新范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;
2.
去做自己热爱、并能维持生计的事情,去把握改变后仍然不变的事情;
3.
去修行。
事实上,可以三管齐下。
这要怎么落实在行动上呢?我们来到第二个问题
二、奇迹提问
有一位好心的仙子想要帮助你,她挥舞了魔法棒,保证你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,没有 Missing out。但你并不知晓这位仙子和她的善举。那么,在未来一段时间,你观察到自己 做了什么行动 ,会第一次意识到,自己达成愿望是有可能的?
这个行动不必很大,重点在于真的行动起来:
•
也许是找到领域里可靠的信息源、最经典的材料,开始有节奏地学习,打好基础;
•
也许是去联系在行业深耕的人,以此为基点拓展;
•
也许,你终于细致盘点了自己的资产状况,计算了自己「哪怕全损失也可以承受」的资产上限,然后制定一个投资策略,skin in the game;
•
也许是开始搜集亏钱的案例,帮自己构建安全网。
它甚至不需要直接和「新范式」相关
•
也许是给自己设定了每天运动的日程,保证自己的状态与精力水平;
•
也许是每天回家后把手机放到不易拿取的地方(我偶尔会套好保鲜袋,装进冰箱🙈),避免注意力被分散。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「奇迹提问」是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技术,它的奇妙之处,就是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第一步的落脚处,真正行动起来,摆脱负面情绪的空转。
三、以始为终
设想一下,你已经实现了目标,无论是获得了足量财富,还是推动了环境的巨大变化、完成了自我实现。那么,在你当下的生活中,有哪些部分是你想保留的?
此处分享我的答案:
我仍然想大量阅读,听聪慧有趣的人谈话;
我仍然想和伴侣、朋友插科打诨,分享美好时光;
我仍然想做冥想、练瑜伽,每周跳舞、练拳;
我仍然想看当季口碑最好的戏剧、电影、剧集;
我仍然想透过创作,表达我的所思所想,与大家连接。
每个人的清单各不相同,它们往往与这些相连:
1. 积极情绪 2. 专注的投入 3. 好的关系 4. 意义感 5. 成就感、胜任感 6. 自主。
这个清单会提示我们:生活中已经有很多部分是自己满意的,不需要当时代的弄潮儿才能享有。
诚然,拥有更多资源,能让我们更安心地花更长时间、更随心所欲地做这些事。但在你沉浸地投入心爱事项的当下,你的体验,与账户里有多少钱又有何关系?